关于宜春市袁州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书面)
(2016年1月22日在袁州区第四届人民代表
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袁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提交《关于袁州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书面),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它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关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围绕“略高于、争进位、出亮点”的总目标,突出工业园区、袁州新城区、农业示范园区三大板块建设、狠抓生物医药、机电锂电、油茶、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深入推进低碳发展试验区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预计生产总值完成225.35亿元,同比增长9.2%;区级财政总收入完成27.56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18.7%;全区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3.24亿元,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75亿元,同比增长9.5%;利用外资5300万美元,同比增长13.5%;外贸出口完成1.9亿美元,同比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8214元,同比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176元,同比增长10%。
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发展环境明显优化。通过积极实施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战略,坚持不懈的励精图治、蓄积能量,袁州区发展环境已经明显改善。
一是政策环境明显优化。《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为我区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激发主体活力、加大资金支持、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强力支撑;低碳发展试验区纳入全省调度的30个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重点平台之一,总体规划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宜春市“做大做强宜春中心城区”的战略实施为我区进一步理顺市、区管理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撑和外部环境。
二是发展的体制环境明显优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油茶林场撤场设街获市政府批复同意,成立新康府街道,便民服务功能更加健全。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均顺利推进。政府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开展了“三单一网”改革,建立权责清单,向社会公布权责事项2576项,便民服务事项623项,推进简政放权,政府效能不断提高。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年新发展各类工商企业1585户,同比增长5%,新发展个体工商户7145家,同比增长52.1%。
三是发展的生态和人文环境明显优化。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功,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通过积极倡导 “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大力开展“森林城乡、绿道建设”活动,巩固封山育林成果,完成造林4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2.3%,南庙镇获评省级生态乡镇。大力打击非法排污企业,先后关停污染企业8家,关闭养猪场4家。强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投入资金 5300余万元,聘请保洁员1735人,清理垃圾超5万吨,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重点开展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西村、三阳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用,彬江污水处理厂已启动建设,新城区新建污水管网8000余米,民主小区、广润小区垃圾中转站已建成,区机电产业基地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工程已经完成主管铺设11.33公里,污水处理厂正式启动运转。
发展空间快速拓展。一是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医药园区规划中药及保健品生产集控区、医疗器械生产区和医药物流区等三大板块,新平整土地近1000亩,盘活闲置用地近1000亩,新修建道路20余公里,110KV变电站投入运营,园区路网、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机电产业基地按照机电锂电集聚功能区、精细化工集聚功能区、商贸物流集聚功能区、返乡创业园集聚功能区规划布局,全力推进近期10km2控制性详细规划及22.6km2总体规划,完善建成区域5 km2,加快了工业大道西干道、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节点工程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展,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袁州新城商贸中心建设全面提速。按照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理念,在袁州新城大力布局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今年新开工政府投资项目9个,总投资5.9亿元,在建项目28个,累计完成投资近15亿元。公安大楼、法院大楼建成投用,宜阳东路延伸段、南庙河城市防洪工程、袁州大厦、110千伏变电站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展较快,万达广场、万民世贸、金悦湾、秀江风情等社会投资项目稳步推进,新城人气、商气日益旺盛。
三是现代农业园建设全面提效。现代农业示范园快速扩容提质,园区现有企业达28家,其中投产企业22家,累计完成投资13.7亿元,年产值超12亿元,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3000余人。2015年成功获批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园区正在被打造成中国独树一帜的、集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农业转型综合示范、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示范为一体的农业综合示范园区。
四是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完成全区村镇布局规划编制工作。西村镇和三阳镇镇村联动基本完成,彬江镇镇村联动顺利启动。金瑞镇“一江两岸”、慈化新城“一河两岸”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启动6个中心村点和39个一般自然村点新农村建设,拆除破旧房屋5.3万平方米,硬化村庄主便道220公里,改厕率96%,改水率达100%,5304户农村家庭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一是项目支撑作用日渐增强。2015年,全区共争取上级项目建设、救灾救济、转移支付等各类资金18亿元,争取建设项目293个,到位资金7亿元,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95个,到位资金2.14亿元。争取中央苏区产业振兴资金1000万元,医药工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项目成功争取到首批省苏区振兴发展专项补助资金100万元,各类中央预算内补助项目补助标准参照西部地区执行,补助标准提高10-20%。通过改进招商方式,突出产业招商,实行精准专业招商,全年招引项目49个,合同资金112.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宜商回归创业示范园目前已开发面积800余亩,引进回乡创业投资项目13个,总投资10.6亿元。通过积极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畅通绿色通道,出台《袁州区重点工业企业帮扶活动实施方案》,对52家重点工业企业和76个在建重点项目均落实一名县级领导挂点帮扶,项目进展情况良好,工业园区邦国实业、科伦医贸、匠臣世家等22个工业项目顺利投产,新颖医药、鸿基建材、正大化工等22个工业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赣西农产品三期、郑铁物流一期、袁州电商基地等重点服务业项目投入运行,万达广场、百尚城、万民世贸等城市综合体项目稳步推进,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日渐增强。
二是产业升级稳步推进。工业方面,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增加值81.1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22.8亿元,实现利税3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10%、8%;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在全国1-11月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1%的情况下,区属工业用电量完成3.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
医药产业被列为全省60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一,现有企业5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济民可信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亿元,位列全国医药行业百强14位;百神药业、科伦医贸等医药骨干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机电锂电产业现有企业7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28.7%。一批工业企业加快上市改造、谋求更高层次上发展壮大,江特电机融资启动的银锂新能源二期扩建投产在即,设计产能增加3倍。海尔思、港丝利、金辉公司完成股改,新龙生物在新三板挂牌,航宇时代已聘请国泰君安证券、上海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君泽律师事务所对企业上“新三板”进行辅导,壹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Q板挂牌。
服务业方面,服务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加大,支撑作用明显。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09.55亿元,增长9.4%,占GDP比重48.61%;规上服务业单位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8.72亿元,总量列全市第一位。全年新发展各类工商企业1585户,同比增长5%;新增个体工商户7145户,增长52.1%,商贸初现繁荣景象;现代旅游业保持良性发展,全年接待游客6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20%;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新建上规模的乡村旅游点4个,总数达18个,新增农家乐28家,总数达85家,并成功举办栀子花旅游节、酌江民俗文化旅游节、元博茶禅文化旅游节、茶花节等活动,唱响了袁州乡村生态绿色旅游的品牌。商贸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住宿和餐饮业的恢复性增长,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一改上年的低迷,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分别增长14.6%和24.6%。
农业方面,油茶产业继续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现有企业13家,合作社89家,油茶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高产油茶面积达23万亩,居全国第一位;农产品供给侧继续做强,全年新增蔬菜基地500亩,全区达1.82万亩;新增花卉苗木基地5000亩,全区达6.6万亩。生猪出栏135万头,肉牛出栏3.56万头,基础母牛扩群增量为全省唯一超额完成任务的县(市、区)。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共建设高标准粮田6000亩、改造中低产田2772亩,38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1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及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全面完成。
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13.06:39.77 :47.17调整为12.69: 38.70: 48.61,服务业比重提高1.44个百分点。全区万元GDP能耗、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指标持续下降。其中,预计万元GDP能耗降为0.3195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低碳发展持续推进,工业强区、服务业兴区的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区级财政总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18.7%。城乡协调发展步伐加快,预计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2.5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发展成果继续扩大。一是政府民生保障水平提升。民生领域支出达32.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7.2%。城镇新增就业8600人,就业率达95.5%,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82亿元。城乡医保参保93.3万人,共报支医药费4.44亿元,养老保险参保47.27万人,中心城区6.6万失地农民纳入了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全区共发放养老金8.16亿元。发放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优抚、救灾救济等资金2.12亿元。
二是民生保障能力全面提高。总投资13亿元的宜慈公路宜春至慈化段即将通车,慈化至文家市段已启动建设;总投资5.8亿元的宜新公路袁州新城段建成通车,新城至彬江段也接近完工;全省最大的单体棚户区改造项目黄颇片区棚改项目正式开工,动迁2413户,拆迁40万㎡,已投入资金6.56亿元,安置房建设全年新开工30.08万㎡、2487套,建成33.53万㎡、2565套,全区有1269户群众喜迁新居;按照“五统一”要求,新建了灵泉街道五眼井社区、湛郎街道湛郎桥社区等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行“公办民营”的经营方式,采取“无偿+有偿”和“请进来+走出去”的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形成了居家养老“袁州模式”并在全市推广。投资2.48亿元启动了城乡教育推进工程,扩建了中心城区中小学7所,改造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251所(个),启动了袁州新城幼儿园和7个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投资0.23亿元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启动了竹亭、柏木、新田等7所乡镇卫生院卫生业务用房增建项目和40个村级卫生室改造项目,全区公共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是扶贫攻坚工作强力推进。坚决落实省委关于2018年全省力争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要求,把精准扶贫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来抓,制定了《袁州区全面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贫困对象识别工作,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和致贫原因,扎实推进了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村庄整治建设等扶贫工程,投资1000万资金推进了50个产业扶贫、18个道路桥梁、38个人畜饮水和村容整治项目,稳步推进了扶贫移民搬迁和水库移民安置工作。争取了国家扶持资金1166.64万元,受益人次达11.1万人,受益移民人次达4.1万人。今年共实施扶持项目219个,帮助1754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总体上看,2015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发展中也还存在发展需求大,而资金、人才等要素不足的矛盾,还存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规模和层次不高,创新能力偏弱,引领发展的产业龙头不强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准确研判,科学谋划,精准发力,顺势而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千方百计排难而进,就一定能够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2016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做好2016年的工作,对于全面完成我区“十三五”确定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希望、三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省委“十六字”方针,坚持争先进位、加快发展、跨越赶超工作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生态保护,坚持开放合作,狠抓改革攻坚,加强民生保障,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秀美新袁州。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预期251亿元,增长9.2%;区级财政总收入预期30.6亿元,增长1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18.7亿元,增长10%;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期270.6亿元,增长16%;利用外资预期5830万美元,增长10%,外贸出口预期1.96亿美元,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181.9亿元,增长11.1%;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期92.1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30810元,增长9.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12316元,增长10.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
为确保完成上述目标,2016年我们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协调对接,不断优化袁州发展时空布局
1、谋划好各项政策和规划对接。一是主动对接江西省“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认真研究袁州区在赣西经济转型发展、苏区振兴发展、绿色崛起三大举措中的发展定位,研究制定相应发展思路、承接平台和发展举措,谋划好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顶层设计。
二是主动对接《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找准袁州区在“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中的发展定位,谋划好产业优化、低碳发展、生态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教育、生态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重大事项,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数字化智慧城市。
三是主动对接上级各项专项规划。加强与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做好“十三五”养老发展、卫生计生、公共教育、公共体育、残疾人服务、农村电网等专项发展项目规划的编制,主动对接上级“三年滚动”投资计划,争取在各个行业和专项发展规划中有袁州区应有的位置,争取袁州区的重大项目能尽可能多的列入全省、全市“十三五”各专项项目规划。
2、优化袁州发展空间布局。按照巩固和完善现有三大发展平台、开发拓展三大新兴发展平台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发展的空间布局。
一是加快工业发展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园区调区扩区工作,按照一区三园(医药工业园、机电锂电工业园、乡镇工业园)的总体构想,抓紧做好调区扩区规划的编制和申报工作,力争袁州工业园区获批省级工业园区,努力提高工业园区与“长珠闽”产业对接能力和项目承载能力。生物医药工业园区:抓好袁州医药工业园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建设,继续做大做优生物医药产业;机电锂电工业园区:抓好彬江机电产业基地锂电新能源集聚区和新坊镇锂电原料基地建设,将袁州锂电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乡镇工业工业园:立足各乡镇资源和传统优势,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乡镇工业基地,抓紧西村农产品加工、洪塘家私生产、新田电子产品加工、柏木建材产业等乡镇工业基地建设,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型工业发展平台集群。
二是加快袁州新城商贸中心平台建设。抓好以新火车站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商住、金融、电子商务、加速现代服务业向袁州新城商贸中心集聚,尽快形成聚集效应,打造经济的核心增长引擎。
三是加快农业发展平台建设。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促进经营主体企业化、生产发展项目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生产技术科学化,打造具有袁州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样板。
四是加快宜新路两侧产城联动区综合物流平台建设。整合彬江铁路货场、中石油油库等物流资源,抓好袁州新城-彬江道路两侧以综合物流、仓储服务为主的产城融合区建设,打造赣西最大的综合物流园区。
五是加快南庙镇温泉度假、休闲农业聚集区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建设。抓好南庙镇温泉度假、休闲农业聚集区建设,加快现代农业与现代旅游业、休闲养生产业的融合,形成农业与旅游业良性互动发展的格局。
六是加快西北片区综合开发平台建设。抓好连接袁州西部片区的湖田板块建设,撬动飞剑潭水库旅游资源开发,以扶贫移民为抓手,加快库区群众向城区转移步伐,依托宜慈公路和湖田板块,积极推动以生态建设、特色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为主题的西北片区的开发。
(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升袁州发展潜力
1、全面推进工业升级。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以生物医药和机电锂电产业为重点,举全区之力打好工业攻坚战,力争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大关。
一是做强生物医药产业。按照引进与培育并重的发展思路,加快医药产业扩容提质步伐,提高产业的聚集度,延伸医药产业链。下大力气支持济民、科伦、百神、海尔思、新龙生物等重点企业改造裂变、做大做强;进一步延伸医药产业链,注重培育和引进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做大体量、做优结构、做精产品、做响品牌。力争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以上。
二是要做大做强机电锂电产业。全力推进新坊镇30平方公里的锂电原料基地综合利用试验区建设,明确矿区开采规划、加工区设置及扩区规划、矿区综合整治规划,加快现有采矿企业整合,促进企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低排放”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锂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精心管控好锂资源;加快江特电机、银锂新能源、航宇新时代、迈特科技、金辉矿业等现有机电锂电企业升级改造,积极开发拓展锂电产品,延伸锂电产业链,把机电锂电产业做成袁州区的优势产业;力争机电锂电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50亿元以上。
2、全面推进服务业升级。着力构建现代商贸、现代服务、现代旅游相互支撑和补充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一是要依托中心城和袁州新城快速拓展的新态势,把握好明月山机场、杭长高铁投入营运后周边商户的聚集和新商圈的形成,把握宜慈公路、宜新公路、宜阳跨铁路立交大桥即将建成通车的机遇,力促新的商圈形成,进一步做大商贸物流总量。
二是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联系,引进一批从事软件开发应用、电子商务、产品研发设计,策划服务等新兴服务企业,依托现有高科技企业,推进企业研发(科技)中心建设,组建一批产学研基地,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
三是突出生态文化、禅宗文化、休闲文化,争取市委、市政府统筹市区两级旅游业发展,加速推进传统旅游业升级改造,培育宜春城区—飞剑潭—慈化—酌江(北线)和宜春城区—南庙—明月山——西村(南线)两条精品线路,按照“城市带动、景区依托、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水陆并进、南北呼应、以城带乡、以农促旅”,形成两带四区的空间布局,即320国道沿线绿林一体化农业观光带、秀江沿岸渔业休闲体验带、宜春市郊都市创意农业区、景区依托型休闲农业旅游区,西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农耕体验区和佛法农禅耕读体验区。建立生态文化、禅宗文化、都市休闲文化与旅游业、农业高度融合的特色旅游产业。
四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互联网与传统商贸等服务业的融合。以袁州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万民电子创新产业基地为平台,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引进一批优秀电商企业,着力打造电子商务集聚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宽带向农村推广普及,加快三网融合,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扩大信息消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工程咨询、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勘察、代建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3、全面推进农业升级。围绕提高农业发展层次、做响绿色生态品牌,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整合涉农资金,抓好完成园区东大门门楼及广场、展示大厅、道路油(路)化、绿色景观通道、整体电网升级改造、水网水系建设、高标准粮田改造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园区内东升、星火、秀江园林等龙头企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全力打造国内、省内知名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二是做强做优油茶产业,认真抓好新造油茶林的抚育管理,“管造并重”,推进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参与高产油茶种植,鼓励油茶林地有序流转。积极申报袁州油茶原产地认证标志,力争通过袁州油茶原产地认证。
三是扶持建立一批高精尖农业生产样板。以特种种养为重点,培育、建立一批农庄、特色果蔬、花卉苗木,特种养殖等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样板,带动袁州区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四是以城市保障为目标,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好一批生猪基地、蔬菜基地、肉牛基地建设,力争肉牛出栏4万头,商品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87万亩。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速袁州绿色崛起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认真把握袁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定位、基本原则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谋划好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和路线,以构建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开发体系、构建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体系、构建节约集约的资源能源利用体系、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保体系、构建崇尚自然的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科学长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六大体系为重点,以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工程、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工程、现代服务业建设工程、旅游强区基础工程、清洁能源建设重大工程、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重大工程、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生态文化推广工程、绿色生活引导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为抓手,构建科学长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环境保护法规、绿色生态生活方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全力营造绿色发展的氛围。
2、加快生态修复步伐。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大力推广以绿肥高产种植、配套应用秸秆还田腐熟和酸化土壤改良培肥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80万亩,试验示范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贴项目面积2万亩。继续实行封山育林政策,加大幼林抚育,大力推进旅游与高新设施农业、油茶、果蔬药材、花卉苗木等现代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园林乡镇、校园、医院、村庄和绿色园区等绿色创建活动,继续巩固封山育林成果,力争完成造林绿化3.6万亩,进一步丰富“绿色袁州”的内涵;完善农村建房规划,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治理农村乱搭乱建问题;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逐步推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力争启动一批集镇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项目;抓好城区防洪护岸工程和重点河道综合治理,争取启动一批小流域治理项目,最大限度减少水土流失。
3、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把好项目环评审批关,严格环境准入机制,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新开工、新投产项目环评执行率100%,防止和杜绝新的重污染企业落户;全面强化林政和渔政管理。建立健全河流管理制度,推广“河长制”常态化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强化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效保洁机制;进一步强化林政执法,规范林地使用审批。积极倡导各乡镇、街道订立保护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水体等保护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严格禁止袁河上游的非法采砂活动,加大袁河上游水源的监管和保护力度;加强对企业废气、废水和固体排放物的监管,坚决取缔不法排污企业,加大对非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启动医药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促进机电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力争全区水源、水质3年全部达标;保护好袁州区的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
(四)加快推进城乡区域联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1、抓好城镇发展规划编制。坚持规划引领的方针,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编制完善全域城镇体系规划,科学确定全区城镇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合理调整建制镇数量与辖区范围,推动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多规合一”,推行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逐步实现城镇规划区范围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全覆盖。重点做好宜彬路为轴线南北7平方公里区域、南庙白马、邮桥区域、宜慈公路湖田区域和昌金高速以北渥江区域等四个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着重解决好环中心城小城镇与中心城对接问题,逐步形成一体化建设发展格局。
2、加快袁州新城建设。按照做优新城区的思路,加快布局袁州新城24平方公里的建设规划。
一是要加快新城市政工程配套完善。推进宜阳东路延伸及袁家大桥工程、新城110KV变电站、公园西路、金桥一路、新苑路、民生北路延伸等续建项目建设,抓紧启动平安东路、沙田路、塘浦路、多胜楼路、南庙河新城北区段绿化等项目建设,尽快完善新城电网和路网布局。
二是要依托政府投资项目带动新城区的快速拓展,加快新城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要加快九中、省轻工技校、袁州区城南医院、妇幼保健医院异地搬迁等项目的谋划和推进工作,完善新城的教育、卫生功能布局。
三是要加大对袁州新城建设有重大牵引作用的社会资本项目的协调和服务力度,督促宜春国际戴斯大酒店尽快复工完成装饰装修、宜春万达广场、东湖花苑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督促仙峰国际、香苑小区、金桥物流园、峰域蓝湾早日开工,同时督促万民世贸广场和嘉晨东郡、帝泊湾、泊水湾、秀江风情、天御蓝湾等项目二期加快开发进度。带动新城商业地产开发和商品房开发,尽快凝聚商气和人气。
3、优化完善老城改造。配合抓好城市创建工作,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功问鼎省级文明城市称号;扎实推进危旧房及“城中村”改造,重点推进原区政府片区、中山东路片区、黄颇路片区和商城农贸市场拆迁改造,配合推进明月山机场扩建、袁山西路延伸等重点项目建设。
4、推进小城镇建设。一是按照“突出重点镇、建好中心镇、启动小乡镇”的思路,完善西村、三阳两个重点镇镇村联动建设,抓好彬江镇镇村联动建设。同时,按照镇村联动的标准,推进慈化、南庙、洪塘、辽市、天台等5个中心镇建设。
二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城镇教育、卫生等公益性事业建设和集镇道路、集镇供水、农网改造、垃圾和污水处理、城镇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集镇路网、给排水、交通综合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宜新公路3月底竣工交付,宜慈公路6月底竣工交付。完成390个自然村通村公路总里程342千米和袁州西客运站以及辽市交通服务站等项目建设。扎实做好农村有线网络扩网、数字转换和直播卫星“户户通”工作,实现全覆盖。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重点整治局部供电不稳和“低电压”问题。
三是抓好秀美乡村建设。加快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构建合理的镇村体系和村落空间布局,完成西村镇农业园示范点村、新坊镇路口村、三阳镇船坊村、寨下镇塘下村等6个中心村建设。
5、强化城镇综合管理。抓好袁州城市综合管理,以城市化理念管理和经营好小城镇。要统筹集镇的开发与经营,在集镇规划范围内统一实行商业化开发,不再划地给分户建房,避免出现低水平和杂乱无序的乱占乱建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小城镇管理和执法队伍建设,严控宜慈公路、宜新路、320国道改线两侧的土地,坚决杜绝农民违规建房。同时,要加大控违拆违力度,坚决遏制 “两违”行为,积极营造城镇建设新秩序。
(五)致力撬动三驾马车,增强袁州发展动力
1、全力以赴扩大投资。一是全力以赴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继续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服务单位、一套工作班子、一套实施方案”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以产业带动性大、区域发展牵引性强的项目为重点,抓好银锂新能源二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黄颇棚户区改造、厚田棚户区改造一期、湖田板块和南庙梅花西海温泉公共服务配套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九中、城南医院等一批重大公共服务项目的推进工程,着力抵消房地产投资下滑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二是全力以赴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改变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建立专门的袁州招商网站,致力推介宜春袁州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绿色生态优势、优惠政策,突出板块招商,以低碳发展实验区六基地一中心为核心,分别建立袁州新城商贸中心板块、医药工业产业基地板块、现代物流基地板块、总部经济基地板块、锂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板块、休闲农业基地板块、高产油茶基地板块的招商信息和招商项目,利用网络这个现代化平台做好招商引资文章,利用网络做好袁州与“长珠闽”的对接,力争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新签约项目1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
三是全力以赴争取一批重大项目。要认真对接国家政策,加强和完善“十三五”专项建设项目库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项目库建设,重点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债券等各类项目的争取工作,确保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不少于2亿元,建设债券不少于1亿元。
2、努力增加消费总量。按照保基本、拓增量的思路,继续做好商贸、餐饮、汽车等传统领域的消费拓展工作。大力培育新时代下的消费新业态,努力扩大消费总量。(1)稳定住房消费。鼓励房地产开发商走出袁州,到新余、萍乡和周边县市拓展业务,广泛宣传绿色袁州、生态袁州、便利袁州、法治袁州、宜居袁州,吸引周边人士到袁州养老定居,增加住房刚性需求,努力化解存量房压力;(2)鼓励健康养老消费。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健康养老和家政服务领域,制定相关税收优惠、行政审批、价格管理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推进一批公共服务设施PPP项目合作,重点支持一批健康养老项目、医养结合项目和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不断扩大健康养老和家政服务消费;(3)促进旅游消费。积极发展假日旅游消费,支持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游、乡村游、养生游、自驾游、健身游等旅游消费。
3、积极拓展出口。要抓住降息、煤炭石油等能源品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生产成本下降,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等有利时机,积极引导企业增加二聚酸、甾醇、钛制品等传统出口商品出口,抢占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拓展原材料以及锂电等优势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供货总量。
(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激发袁州发展活力
1、全面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一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纪律挺在最前面,增强广大干部勤政为民、克己奉公、勇于奉献的精神和意识,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高效运转的政府机构,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二是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理清机构职能,简化办事程序,大力推进“三单一网”改革,抓好“清权、减权、确权、制权”四个关键环节,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出台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加快建设和完善网上审批系统,形成统一、高效透明的网上审批系统,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更好的为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服务。
2、全面深化创业创新制度改革。以《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以降低准入门槛、激发主体活力、加大资金支持、提升服务水平为核心,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微信、微博等媒介广为宣传新政策,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构建平等竞争、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和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支撑体系;鼓励社会资本采取PPP模式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建设,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全民创业和创新,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
3、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重点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工作,妥善解决土地撂荒问题,引导和支持农户采取租赁、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序流转,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村生产力。密切关注《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及相关的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建设融资等政策,深入调查小城镇现有房地产资源、明确权属,研究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土地、房地产交易、税收、户籍政策等关键问题,探索和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各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城乡公交车一体化改革,争取年底前环中心城20公里范围内实现公交车全覆盖,以改革促进小城镇发展,以改革激活小城镇房地产开发市场,努力打造袁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4、全面深化公车制度改革。用好用足上级政策,抓好公车改革摸底调查,以江西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实施方案为指导,制定袁州区公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做好车辆处置、人员安置、补贴发放等工作,确保新旧制度平稳过渡、有机衔接。
(七)加强民生工程建设,提升袁州公共服务水平
1、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制定贫困村约束、考核和退出机制,完善全区贫困对象建档立卡数据,健全贫困户进退机制,确保贫困户的真实性、精准度。分类施策。找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综合采取产业扶贫、搬迁扶贫、设施扶贫、教育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和结对扶贫等措施,确保年内脱贫人口12524人。强化保障。明确属地乡镇是扶贫攻坚的直接责任主体,在乡镇设立扶贫工作站,建立精准扶贫专项督查问责推进机制,强化扶贫攻坚工作考核在综合评定中的运用。
2、切实保障和改进民生。加大教育投入。新建南庙、新田、竹亭等6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抓好五中、七中、画眉小学等5所城区学校改扩建,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增加学位3000个;大力实施农村初中工程、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建设,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启动中医院扩建改造和提升工程,推动妇幼保健院和皮肤病医院整体搬迁,加快柏木、竹亭等7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建设。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民政福利中心二期、西村光荣院、湖田敬老院改扩建项目建成投用,新建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实施以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为重点的老年人长期照护计划。强化社会保障。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及时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启动灵泉街五眼井社区等10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改扩建工作,完善创业培训与小额贷款等再就业优惠政策,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措施,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加大对重特大疾病患者的救助力度,启动袁州区社会救助管理中心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打造袁州好人文化品牌,积极创建全国书法之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有序实施“普遍二胎”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实现“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目标至关重要。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加快袁州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秀美新袁州而努力奋斗!